位置:微思作文网 > 高三作文 > 读史偶记

读史偶记

9月6日星期四阴

当荆轲抄起匕首刺向秦王时,不知他是否想过身后的毁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视死如归的豪迈,太子丹惊惧而狡黠的目光,秦武阳外强中干的形象,不时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令我悲而叹之。

有人说,秦的存在是历史的使命。那么荆轲无异于逆流而上的孤舟——在飞流直下的湍流中,至死都背负着血泪与失败的宿命。而我认为,感情上,他是个英雄;理智上,他是个蛮干的匹夫。

我坐在书桌旁沉思,仿佛回到了两千多年前的一个深秋:残阳如血,哀鸿遍野,马蹄声响彻云霄……荆轲手握宝剑,将深沉、笃定的一瞥,投向那些来为他送行的王公贵青,然后策马飞驰而去。这一瞥,重如千钧,穿透千年烟幕,照亮了历史浅薄、无知、胆怯的暗角。

10月8曰星期一晴

公元262年的一个冬日,刑场上,神秘的琴声铺天盖地。嵇康一边抚琴一边微微皱起眉头,两束鹰隼般的目光从他那深邃的眸子里射出。他没有将目光停留在为他请愿的3000名学生身上,也没有瞥一眼正躲在某个角落对他挤眉弄眼的小人。或许,他看见了阮籍正驾着车、载着酒,仰天长啸,沉重的心在孤寂中煎熬。又或许,他看见了正在打铁的自己,熊熊的炉火,愉快的吆喝声,铿锵有力的锤声遥远而又迫近、虚幻而又真切。一声叹息,琴声戛然而止——《广陵散》从此绝传,那—年嵇康39岁。

余秋雨先生说:"有过他们,是中国文化的幸运;失落他们,是中国文化的遗憾。"中国文人的悲哀总是在报国无门与归隐无路之间徘徊,身处乱世的魏晋名士如此不羁的人生风范,为那个沉郁的年代抹上了一道亮色。

12月22日星期五雨没有戈盾撞击的铿锵,没有战马奔腾的豪壮,周围死一般寂静,霸王闭着眼睛,他在追忆什么?是忆当年亲率8000子弟江时的意气风发?是想釜沉舟大战巨鹿后的威震天下?是悔当初鸿门宴上纵虎归山?还是恋昨夜垓下大营中自刎的虞姬?

无人知晓!人们只知道这位曾经挥戈荡平大秦宗庙、火烧300里阿房宫的一代霸主,此时却不得不割下自己高贵的头颅,给自己叱咤风云的一生画上句号。

悲哉!纵然有人赞你至死"不肯过江东",但即使过了江东,汉军再至,你又如何对付呢?纵然"江东子弟多才俊",可你弃韩信不用,用范增而不信,又如何能够二"卷土重来"?纵然"天亡我,非战之罪",而你破城池、坑降兵,烧杀抢掠无异于暴秦,又岂能逃脱"时不利兮骓不逝"的命运?

马克思说过,历史第一次出现时是悲剧,第二次出现时是喜剧。胡适曾说,历史是任人涂抹的小姑娘。莫非杰出的史论家只是高明的剧作家或化妆师,而我们只是历史舞台上滑稽的观众?

千古自有评说,无论历史舞台上曾经演过或正在演什么,当大幕落下后,光环与喧嚣隐去时,一切都将面对理性的裁判。历史永远都是历史!

展开全文阅读

其他作文:

描摹生动细腻。文章写到了三个历史人物 荆轲、嵇康和项羽。在书写对三个人物的思考之前,作者对每个人物的典型事件做了传神描摹,或工笔细绘,或白描勾 勒,或细节刻画,或反复追问,并将绵绵情思融入生动细腻的描写之中,足见作者的语言功底。
网友(61.236.28.*) 2018-11-12
剩余:2000
下一页:月夜
也许感兴趣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