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微思作文网 > 初一作文 > 大话刘玄德

大话刘玄德

刘备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优点是多方面的,如爱民爱材、宽厚仁义、知人善任,待人公正真诚。这些都无不为今后建立大业而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国志》评论刘备“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尽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不二,诚君臣之圣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侠,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看,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竟利,且以避害云尔。”他能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军事人材收为己用。最典型的事例就是诸葛孔明。

刘备有名将关羽、张飞为左右手。曾三顾茅庐,最终请得诸葛亮。因听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诸葛亮家中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效力于国。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看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毅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最终建立了蜀汉皇朝。

此外,各式英雄,任务对刘备的评价也有诸多。曹操:“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将生忧寡人。”“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诸葛亮:“刘公雄才盖世,据有荆土,莫不归德,天人去就。”“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孙权:“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周瑜:“刘备以枭雄之姿。”从各种评价中,字里行间无不体现出刘备的雄才伟略……

据《三国志》记载,刘备临终前遗言诸葛亮:“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诸葛亮却在大权在握时,念念不忘完成刘备的遗志,最后在北伐的战争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刘备的政治品格特点,是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理念的体现。刘备在复杂的政治斗争实践中领略到遵循儒家政治思想理念对于角逐天下的重要性,十分注意自身品德人格的修养,树立贤德之君的风范,临终时仍不忘留下遗诏告诫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正是这个“惟贤惟德,能服于人”的基本政治理念,铸成了刘备一生受人敬重的政治品格,成就了刘备的一生霸业。

金戈铁马,羽扇纶巾,烽火三国造就了无数的英雄。智者,勇者,悉数登场,怎不叫后人为之歌哭唏嘘不已!更何况巨著《三国演义》的出现,三分虚构更让历史有了新的理解。然而后人言智必说诸葛孔明,言勇必说关云长,言主必说曹孟德,窃以为天不予运,于夹缝中辗颠沛,并最终崛起,鼎足而立,刘备不可不说!

董卓犯上作乱,群雄并起,汉室岌岌可危之时,刘备虽是皇亲国胄,但其身份卑微,“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讨伐黄巾起义的时候,刘备慨叹:

“闻黄巾倡乱,有志欲破贼安民,恨力不能”,在得到关、张、张世平等人帮助,方成一军,也只有乡勇五百余人。后虽有所壮大,但坐拥一方的诸侯多矣!刘备苦心经营,四海之内辗流离,遍寻人才,先得徐庶,再得诸葛孔明、庞统,武得关羽

、张飞

、赵云、

黄忠

、马超等;先后与虎狼谋皮,袁绍、曹操等皆一世枭雄,傍之而能全身而退,刘备何以覆巢之下,尚有完卵?故刘备之智不可不说,说其志向远大,韬光养晦;说其树立正统,

广收民心;说其仁字当头,注重舆论;说其义字辅之,安抚群臣;说其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说其平分权利,以免坐大;

志向远大

韬光养晦

刘备不像曹操,他没有可以依靠的政治大树,他“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而曹操其父曹嵩官至太尉,既有权势,又家资巨富。仰仗着父亲,曹操“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后为顿丘令。因黄巾起,拜为骑都尉。”孙权虽有曹操赞曰:“生子当如孙仲谋”,但其掌权之时,是建立在父兄的基础之上。后虽有三国并立之说,窃以为刘备之智非二人可比也!他仅仅凭借虚无缥缈的“中山靖王胜之后”,最终发展而成鼎立三国之一,与其内在的智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确立远志是刘备成功的第一步。然志的确立是需要智慧的,确立什么样的志,才是符合这个时代,符合自己,这需要审时度势!《史记》有云“秦始皇帝游会稽……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高祖……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项刘的成功自然让刘备有所借鉴,因为刘备所处的时代和他们是何其的相似!在经过审慎的分析之后,刘备充分发掘了时代的优势——皇室岌岌可危,群雄并起;自己的优势——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像项、刘一样,他确立了属于这个时代,属于自己的志向:逐鹿中原!

虽然毫无政治基础,不能一呼而天下应;家贫,不能散尽万贯家财,以搏豪侠之心,故其成功的机率,几近于零,但生于乱世的他,并未苟且于田亩,骈死于槽枥之间,而是把握时机,确立远志。在黄巾起义之时,深思熟虑的刘备慨然长叹“有志欲破贼安民,恨力不

能”之后,张飞来了,关羽来了,有了左膀右臂,才真正有了后来的刘皇叔。否则世间只不过多一个山野村夫罢了,又何来三国鼎立之说!

第一步踏出之后,刘备的颠沛流离的战争生活由此开始了。伴随而来的是失败,逃亡,依附,再失败,再逃亡,再依附……直到有了谋士的协助,刘备才有了根据地,才有了龙归大海的自由,才有了一飞而起的蓝天。然而回首这一段危机四伏的历程,没有正确的选择,没有随机应变的才智,没有韬光养晦,刘备的覆灭在弹指一挥间!

正确立志是刘备成功的基石,没有这样强有力的支撑,刘备的人生不可能如此的辉煌!但一味的进攻,不注意防守,小小的刘备也不过是以卵击石罢了!但刘备是智者,他懂得隐忍,懂得韬光养晦!《三国演义》的第二十一回中:

“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曹操论天下英雄时,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惊而箸落,曰“一震之威,何之于此”刘备此时以诸侯身份进许都,曹操更是防他。为防止曹操的加害,干脆种菜,天下英雄不是瞧不起卖草鞋的吗?好,就种菜给大家看,平庸者当然做平庸之事,无志者以至于此,何惧之有?一震之威在曹操看来不过是刘备的怯懦,在我看来则是刘备的智慧!此智者所为,正所谓大智若愚吧!试想如果刘备不懂得韬光养晦,又怎么能走出许都这个虎狼之穴?

许都他装过傻,东吴他也装过傻。《三国演义》曾于第五十五回中说“玄德果然被声色所迷,全不想回荆州。”

我并不同意!在当时的情况下,刘备要想在孤军奋战之下,与整个东吴的智囊团斗智斗勇,如果表现得过于桀骜不驯,过于锋芒毕露,又怎么能全身而退?这正是刘备的智慧的最好的注脚。到了荆州就安全了吗?蔡夫人的“心甚恨之”“表疑其心,阴御之。”

处处荆棘,处处陷阱,处处危机四伏,没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没有韬光养晦的忍,刘备如何能成就一番大业?

类似的事例,在刘备前期颠沛流离的生活中不胜枚举。韬光养晦是他的权利,是他的必须,是他在尔虞我诈的战争形式下必须具有的生存技能。这是他智慧的体现!

因为有了正确的志向,有了韬光养晦,刘备在诸侯的夹缝中自在的驰骋着,虽有着刀光剑影,虽有着步步血泪,虽走的艰辛,但走的执著,走的自信!这里写满了他的智慧,这样的智慧,在一定的程度上,要比号称当时奸雄的曹操还要高一筹。“煮酒论英雄”证明的不是曹操的奸诈,东吴相亲证明的不是孙权的权谋,这里赫然写着智,刘备的智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也许感兴趣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