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微思作文网 > 高二作文 > 六国论

六国论

六国论作文一  
  最近看了许多古代文人的文章,发现:古人好“古”。有许多文人志士喜欢对历史事件发表自己的见解,议论纵横,有理有据,说得头头是道。孔子曰:“吾非圣人,好古,敏儿求之者也。”看来古人对“古”热议有加,但我谨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认为史论仅是一种“基于现实的理想主义”,有点纸上谈兵。
  以苏辙的《六国论》为证。子由认为,六国之士虑患甚疏,才致以亡国。他指出,六国中韩、魏紧邻秦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志诸侯。”六国当团结一心,援助韩魏,方可挡强秦。但于我个人看,这说法有史论常见的三大矛盾: 
  一、苏辙是站在后人的角度反观历史,这就产生一个问题:但是谁知道秦国会统一天下呢?这就像一个人去考语文,等考卷发下来一看,阅读没做好,追悔莫及,然后再说当时我要如何如何理解就好了。事实上,你当时多花时间做阅读,可能后面的作文就写不完了。要是按他说的做,灭了秦国,说不定一统天下的就是楚国了,然后苏辙再写个《新六国论》,讨论秦国和其他五国怎么对付楚国。这就是史论第一大矛盾——时间矛盾。
  二、六国有没有过对秦国的联合征讨?有。苏秦凭借一己之力完成六国合纵,齐力攻秦,迫使秦国弃地入关,据险以守。然而最后为什么失败了呢?请注意,六国是六个国家,而不是一个国家的六个省。他们各自心怀鬼胎,只要自己的利益没了,立马卷铺盖走人。而苏辙想让六国不依不饶地长久抗秦,这就是让历史的潮流,按照自己的一厢情愿去发展,太过理想化,所以史论的第二大矛盾就是——理想矛盾。
  三、苏辙说:“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意思是让韩、魏抗秦,其余四国在暗中帮助。假如你是韩魏之君,与其牺牲自己国家的领土完整,却让那四国金瓯无缺;自己舍命攻秦,却让那四国安居乐业,还不如直接投奔秦国,坐享秦国的俸禄算了。这就是史论第三大矛盾,让个人和组织干不符合他们利益的事,我称之为动机矛盾。
  综上所述,可见所谓“史论”跟历史之间有很大的距离,甚至根本是矛盾的。还有很多写个人的史论,像《豫让论》,认为豫让在其主智家被灭后附于刺客之流谋刺赵家公不是义举,当在智家因侵吞邻家封地被灭之前以死相谏。还有《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说蔺相如完璧归赵是运气,还把理还给了秦国……这些史论观点标新立异,也不无道理,但看一个人过于片面,仅从单一的历史事件来研究。太史公司马迁说过:“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些文章就不可谓通古今之变了,有失全面。
  话虽这样说但史论也有不小的文学价值,倒也无可厚非。但我个人以为,历史的作用不在历史本身,更不是用来标新立异,显示自身观点的厉害。最重要的是,透过历史看到今朝,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所以只有链接现实的史论,才最有意义和价值。



六国论作文二
  苏洵认为秦统一六国而六国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贿赂秦国。我却认为最大的原因是秦国的君王可以知人善用。
  首先是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无论商鞅变法的要求是什么。秦孝公都给大力的支持。正是由于秦孝公的大力支持,才使商鞅变法成功。正是这次变法的成功使得秦国的国力有了较大的增长,而这一次增长使得秦灭六国有了一些基本的力量。这一次的改革使秦国军队的力量也得到很大的发展。这就使秦国在七国中有了露面的机会。
  而秦始皇也是一位善用人才的人。在文的方面有李斯相助,在武的方面有蒙恬相助。
  李斯善文使秦始皇在攻打别国时,国内的治理安定,没有了后顾之忧,而蒙恬善武,在战场上是秦始皇的一把利爪,将六国的军队打败,便可见蒙恬的英勇。秦始皇本人的攻打六国时,也是一位厉害的君王,否则在六国团结时,他也许已经失去攻打六国的信心,但他却没有,而是可能用个个击破来对付六国的计谋。从这事便可窥见秦始皇的厉害。
  而对于秦始皇、秦孝公的善于人才,六国的其他君王就不是这样了。李牧帮助赵国君王连退了两次秦军。而赵国的君王却在李牧立下如此汗马功劳时,仍让李牧被奸人所害而死。而李牧的死亡让赵国的灭亡加速了。这是因为君王不能善用人才。
  而燕国的灭亡不是因为燕王君王的过失吗?燕国的君王明明知道秦国的国势,却派刺客去刺杀秦王。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行为,并不是勇敢,而不是一个君王该有的行为,一个君王不该如此的不明智,如此的暴怒。而应该学会坚忍。我认为赂秦是六国灭亡的一个必须途径,正因为秦国的强六国弱,才会导致这样的结果。
  六国灭亡的最主要的原因应在君王的无能,而不是贿赂秦国这一行为,正因为六国君王的无能,才有赂秦的行为。所以秦能统一六国是因为秦同统治者的善用人才。



六国论作文三
  今读二苏《六国论》颇感新奇,曾不想这旧事之中还有这么多道道。不过,依我之见,二苏文章看似行文舒畅,合情合理,但考虑到当时的政治因素,就不难看出其中包涵了作者的政治思想。这也就影响了作者看待六国破亡事实的眼光,其文恐怕未点到实质。
  苏澈的《六国论》认为,六国灭亡在于不能联合魏韩,使力量未被团结。我说非也非也。
  在《过秦论》中就有提到六国曾在孟尝君、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的合纵下“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这时的秦国又是怎样的呢?秦国“开关延敌”,这就不得了了。吓得诸侯“逡巡而不敢进”,于是“从散约败”。试想,十万之地,百万之师,这是必争的战斗,可诸侯却不能将“叩关而攻秦”坚持下去,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诸侯畏秦之势。六国虽然合纵,但各国都有本身利益的考虑,所以就造成了他们徘徊不定,导致对秦之势的惧怕,从而败北。诸侯畏秦之势,在史记中也有记载。说,秦围赵,平原君赴楚魏求援。结果楚王和魏王都有疑虑,不敢出兵。魏国的十万大军其实已压赵境,只秦国一句“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以拔赵,必移兵先击之”,使十万大军不敢越赵境一步。幸有信陵君假传魏王军令,毛遂拔剑威胁楚王,才得以救赵。
  那么苏洵的六国论又是怎么说的呢?苏洵说“六国破亡,弊在赂秦”。六国的灭亡在于用土地贿赂秦国。他的理由是贿赂秦国不仅使自己失去了强大的依靠,还使“暴秦之欲无厌”,从而走上了灭亡的道路。我说非也非也。
  这“六国破亡,弊在赂秦”的观点看似很有道理,但我们应该看深一些,问一句“为什么六国要赂秦?”当年秦攻赵,说,信陵君和春申君帅军击退了秦军,但还有后话。后话是赵向秦求和,赵国割地。看,秦军已被击退,困乏不已,按常理来讲赵国即使无力追击秦军,最次也应该是退守城池。他完全没有必要去赂秦,但赵国却向秦割地求和,以求一时之安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秦国之势在当时以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程度。故六国灭亡不在于赂秦,而在于惧怕秦国之势。
  秦以其势统一了天下,其实纵观当时之局,可得势者并非只有秦国。在当时可与秦较力者,还有齐、楚二国。此三国实力其实难分伯仲,只是秦国更懂得如何使自己在气势上压倒对手。在此,秦国的连横策略,便起到了削弱他国气势的作用。楚王因张仪一句笑言而破除了同齐国的联盟,又经过与秦魏齐之战,使之锐气大减,即而灭亡,起因受苏秦谗言,广树外敌,连年征战,致使其国力削弱,孤立无援,结果导致齐国气势锐减。此后,秦国以其无以可敌之气势占尽天时,地利,从而一统天下。
  由此,我们知道其实统一天下,并不一定要有过于强大的军队,有的应该是气势。商汤凭七百里的地方,统治了天下;周文王以百里之地,号令诸侯。凭的是什么?是气势!秦国有强大的气势,而诸侯畏惧它的气势,这就是六国灭亡的真正原因。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风景就在身边
也许感兴趣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