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微思作文网 > 初二作文 >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精选三篇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精选三篇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一

从一开始的捉弄嘲笑与不屑一顾,到后来的爱戴支持与敬之如父。马修以海纳百川的胸襟一再忍让,凭润物无声的关爱潜移默化,用动人心弦的音乐循循善诱,将一群放荡不羁的少年引回正路。

构成全片的主要是对比。校长与马修大相径庭的教学,学生前后翻天覆地的改变,孩子们对校长和马修截然相反的态度,无疑,造成这一切不同的,是爱。青少年常是“吃软不吃硬”,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一味地镇压,迎来的不是第一个蒙东在沉默中的灭亡。就是第二个蒙东在沉默中的爆发。靠“以暴制暴”求取正义,虽然看似痛痛快快地解决了一时一地的小问题,但却义言传身教地教会了很多人不文明的表达方式,更可能激化问题双方的矛盾,甚至挑起更恶劣的对抗情绪。综上,以暴制暴的本质就是拳头大就是硬道理,力量大就是正确。

然而纵然大家都懂以暴制暴只能招致以牙还牙,但还是少有人能做到以德报怨,仁爱待人。因为爱,是要付代价的。当选择了爱,就必然招来伤害。校长的不理解与施压,学生的怀疑和叛逆,不错,爱可以带来令人心颤的美丽,但随之而来的必然是让人心碎的过程。若那句泰戈尔的诗:“没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练,就没有可以锻造出天堂的力量。”一切痛苦不仅在奋斗中,其实更在爱与恨的抉择中。选择恨是一种本能,而选择爱是一种本事。选择恨带来一时的满足,选择爱带来长久的心安。

影片更是十分真实地展示了现实的残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马修,最后居然被辞退了,而两面三刀的校长则将合唱团的功劳全部包揽。甚至差点获得额外的奖金。我不由地想起那个恪尽职守的鞋匠格拉斯,他孜孜不倦地工作,对劣质鞋深恶痛疾,追求鞋子结实耐用,但,却饿死了。难道是他的品质让他死了吗,断乎不是,叫他死的乃是黑暗,但这黑暗的社会借着那良善的品格叫人无路可走,便更显出了那黑暗真是黑暗!无疑,这两者都批判了社会的黑暗,现实的残酷,但我更看到,这是他们面对黑暗势力发出的战斗的檄文!“虽千万人吾往矣!”若我幸运生于光明的社会,那便随这皓月之辉散发我的米粒光华,默默无闻献上一点爱:若我不幸生于黑暗的世界,也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绝,散发纵然只是将残灯火的一点光亮。纵然星火不能燎原,纵然一点微光终将被历史的车轮轧碾,我也愿做那被辞退的马修,做那饿死的格拉斯。

我盼望这世界是美好,但我更知现实是残酷。爱是一种立场,不是盲目不知后果地奋斗,而是终知必死而不后退的抗争。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二

“池塘之底”的孩子,犹如一群被放养的牛,在遇到聪明绝“顶”又心地善良的马修老师之后,在迷失的冬天里,他们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春天。

这是一群打架闹事,不择“手段”的问题少年,在被校长一次次地关禁闭和一个又一个的老师因为受不了他们而离职之后,他们依旧每天闹事,旷课逃跑,扰乱课堂纪律,偷窃……

直到有一天,马修出现了,这个看似矮小实际上内心十分强大的“过气”音乐家,带着一直没有完成的梦想走进了这所人见人怕的学校,开始了改变这群孩子命运的旅程,他发掘他们的长处,教他们唱歌,让平日里闯祸屡屡的莫翰奇知道其实他天赋极高,对年纪尚小的贝比诺格外疼爱,对很多人深恶痛绝的孟丹更是格外宽容,总想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样一个看起来无可救药的少年。他让很多人刮目相看,还记得刚入校的时候校长对马修说,你别着急同情他们,三天之后你再来跟我说这句话,我或许会对你刮目相看。很显然校长以为每个人都跟他一样,把自己的失败和无能都当成理所应当地不可能。

出乎意料,马修和孩子们相处得融洽。他用他的耐心和毅力,引导这班倔强而又迷茫的孩子,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爱好,慢慢地打开了池塘之底这堵厚厚的墙壁之外崭新的视野,他们开始期待起外面的世界,开始不约而同地望着窗外那高高地蓝天,洁白的云朵…… 

我相信在这群孩子的心里,永远都忘不了这位让他们重回正轨重拾希望的老师, 也许这辈子都不可能再有这样一个人,尽管他们看起来那么糟糕,依旧没有对他们失去信心,反而给予了让他们觉得自己还有优点和长处的希望,并将这些优点和长处发挥到正确的地方。

而对于马修,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带着孩子们学习音乐,教他们唱自己写的曲子,在这里他也重拾了他的梦想,准确地说他从来就没有忘记过自己的梦想。从他一直随身携带自己的手稿便可以看出。除此之外,他也时刻关心着孩子们的成长。在了解到盖贺克打伤罗神父之后,他并没有像暴躁无知的校长一样,在屡次对犯错学生进行囚禁无果之后依旧将他关进小黑屋,而是将他带到医务室,告诉他由他来照顾被他打伤但是其实很关心他的罗神父,当盖贺克看到眼睛被自己打伤的罗神父疼痛地表情时他也开始意识到自己犯下的错误;对于孟丹这个有走黑社会倾向的顽固之徒,在被校长毫无依据地断定为小偷之后,马修提出了想查明真相,在他看来即使孟丹再可恶,也不能凭此断定他就是那个小偷……

这是一位真真切切为孩子们着想的好老师啊。如果现实生活中多一些这样的老师,这世界上的师生关系,甚至家庭关系都会变得密切稳固的多吧,我想。

就这样,在找回迷失的春天以后,在马修老师离开学校以后,曾经的孩子们也走出了池塘之底这所曾经与外界隔绝的学校,走向了社会,带着马修曾经所给予的美好的希冀,善良地活着,同时也时常怀念着这位把梦想坚持到生命最后一刻的老师。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三

看完影片之后,才知道这个“放牛班”与真正的“放牛”一点关系也没有,所谓“放牛班”指的是一帮问题少年,他们的性格,脾气和他们短短的却复杂万分的人生历程,而春天,是一种希望,是一种“重新”之意,一种冬天过后又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象征。

故事发生在法国,某个小镇的郊外,有着这样一个充满严格制度的少年学校。而这个学校里的学生,并没有因为这样的严厉管制而变得乖巧,反而成为了一群没有教养,只会用武力解决问题的孩子。然而谁也不会知道,在这样似乎无可救药的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一个个美妙的梦想正在悄然升华。怀着这样天真烂漫的梦,他们遇见了一个可以说足以改变他们命运的人——他就是马修。

电影中的院长,对孩子不仅没有耐心,而且往往对犯了过错的孩子,处以严酷的体罚,例如:将小孩单独关在禁闭室,无视这些孩子的惊恐害怕,马修老师则完全不同,他对孩子充满了爱心,对犯错的孩子,也不是一味偏袒,而是给予他们改过的机会,在他的循循善诱下,每位孩子都拾回了他们的自信,找到了属於自已的春天。

在学习的路途上,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可以说是无远弗介,一位坏的老师,可以毁掉一个孩子的一生,反之,一位好的老师,往往一句温柔的鼓励,一个肯定的眼神,就可以让他人眼中,毫无希望的坏学生,重新找到他们自己人生的方向。 

当一位好老师如此重要,却非常困难,因为面对一群不同个性,不同资质的学生,如何因材施教,实在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在我看来,““耐心”是一位好的老师,最须要拥有的,对学生不要时常大吼大叫,甚至拳脚相向,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只要用爱心与信心,总有一天,学生们会蜕变成美丽的蝴蝶。

马修,他好似一个善良的牧人。他用爱找回了一群迷失的羔羊。用爱照亮了前往之路,用爱为他们指引方向。我想说:这不是奇迹,而是爱的奇效.在管教寄宿学生时,将学生组成了一个合唱团,用音乐启发孩子的潜能,让野男孩个个成为发光的小天使,用纯净的音乐唤回他们冰冷已久的心。我清楚地记得其中一句对白:“等等,他是我唯一的男低音”这句话饱含了他对教育事业的尽心尽责;对人平等,不分贵贱,一视同仁的态度。

记得上学期上雷老师的《教育原理》时,她特别强调“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都应该得到尊重,存在就是有价值的”。马图在接受校长的任务时所提出的三个条件:第一,不体罚学生;第二,让我来处罚犯事的学生;第三,不要透露他们的名字。无一不体现了他对幼小心灵人性的关怀。

最后,这个班级的一切都改变了。一幅幅美丽的春天景象在每个孩子脑海中浮现。他们从马修的身上感受到的不再是每天的提心吊胆,生怕犯错的恐惧,而渐渐转变成为了慈父般的爱。

整部电一影使我感触很深,的确这不仅仅只是一部教育意义深刻的电影。在被剧情牵动的同时,心灵也不禁震颤。将这群问题少年集中在这样一个没有爱的环境中,他们可曾知道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外面的“春天”是那样充满生机。他们需要的,正是我们现在生活中所渐渐忽略的爱与呵护啊!

看完了这部电影,我觉得教师是十分伟大的。他们往往给予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还 有在学生失败时说的那一句句鼓励的话语,在学生对前途感到迷惘的时候伸出的援助之手,还 有很多很多……

电影往往是虚构的,也许在真实生活中它不曾发生。但是它却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放牛班的春天》使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老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和深厚的爱。在简单质朴的语言中,我豁然开朗:其实,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这样一个美丽的花园,春夏秋冬四季分明,随时随地都因为周围发生的一切而改变。春天定然是最美的季节,一阵阵柔和的春风拂过面颊,绿草破土而出,泉水叮叮咚咚地诠释着春天的绚丽多彩。然而只要有爱的包围,即使是放牛班的那些孩子,依然可以拥有一个陽光明媚的春天……

当写满了爱的纸飞机飞满了整个校园,马修的为师之道获得了肯定,同时音乐的魅力也得到了一览无遗的肯定。这也让我想到另一个于这部电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大家都很熟悉的电影《音乐之声》,玛丽亚也同样在用爱和音乐来教育孩子。

不可否认,温情是个好东西。没有特别激动人心的场面,也没有特别叫人难以接受的痛苦悲情。《放牛班的春天》就是那种从头至尾都可以让人保持微笑。尤其是看着那些顽童们可爱纯真的一面,心底焕发出的某种“本真”的天性。我们需要的就是这么一锅浓浓的,温暖的心灵鸡汤。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也许感兴趣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