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微思作文网 > 初三作文 > 《观沧海》读后感-有关古诗的作文

《观沧海》读后感-有关古诗的作文

《观沧海》读后感一

一首寥寥几句的诗歌,却表达了作者的宏伟壮志。而对于我一个刚刚学过这首诗不久的初中生,对此也有很深的感受。

曹操,字孟德。当曹操登上碣石山上时,心中的志向一一涌现出来。曹操登上碣石山,看到一路以来万千景象,油感而发,写下了豪言壮志的《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在曹操是笔下,在曹操的心里,对自然界的万千景象有了新的诠释。曹操登上碣石山上的时候,看见那宽阔的大海,在高山的映衬之下如此的美轮美奂,美不胜收。看到碣石山上的树木如此丰茂,不禁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站在碣石山上时,秋天的晚风在悄悄然的刮过,也许曹操这时不禁会有一丝丝凉意,但是看到在秋风刮过的同时,海面上也有了波涛,看到这样的场景。曹操不禁想起了自己远大的抱负,于是又接着写下了千古名句。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句诗表达了作者自己的远大抱负,从日、月、星、辰,银河等方面写出来了作者的宏伟壮志。在日月星辰之间却显得如此渺小。诗人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入自己的想象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气概。这就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观沧海》—一展现了一个雄心勃勃、大有作为、叱咤风云的传奇人物,真是见诗如见人。

 

 

 

《观沧海》读后感二

充盈诗中的是苍凉与忧患,但是又绝无哀愁与无奈,在这苍凉和忧患与海、山、树、风、日、月的对话之中,让我们感觉到的是跃跃欲试的征服欲望,这是对着强大者宣战时高声的呼喊,面对困难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这样的岁月,让人激情燃烧。曹操是北征少数民族乌桓时写下这首诗的,这个时候,虽然几个强大的对手已经被他降服,但是南方群雄并立,统一大业困难如山压海迫,但是从这诗中,看出来的是曹操无所畏惧的雄心,敢寸:征战的气魄。

毛泽东十分喜欢曹操这首诗,他在《浪淘沙.北戴河》中写了魏武挥鞭,曹操的诗中并没有写到挥鞭,可是毛泽东却能说出他在挥鞭。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再加上挥鞭,这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袍上是土,剑上是血,马身上是汗,一个征战未定的诗人,以鞭指海,并吟着诗。

鞭之所指,便是征服的决定,便是磨旗所向千军万马的冲杀。挥鞭是位伟大的人另一个伟大的人的充分理解,别人是写不出挥鞭的其卖,在魏武曹操之前,已经有一个人君临碣石以观沧海了,这个人就是秦始皇。秦始皇征服六国后,就急急地奔向大海,他在这里刻石树碑,向大海宣扬自己的功绩。然而赢政实在是疏于文采了,他没有留下诗文,他的一生也没有留下诗文。横槊赋诗,以武略文功诠释大海的苍凉,曹操为第一人。

 

 

 

《观沧海》读后感三

曹操的《《观沧海》气势磅礴,让我体会到了大海的那种力于美的象征。去年暑假我真切的体会到了大海的魅力,感到无比自豪。

古人崇敬大海,每年都会虔诚地拜海。虽是古老的封建思想,弹我还是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来到了海滩。

脚下湛蓝湛蓝的大海,就好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闪着光,和蓝天连成一片、相互映衬。一阵风吹来,海水卷起朵朵浪花,海面起伏荡漾。碣石山巍峨挺拔,上面遍布苍翠的花草树木,秋风吹来,树叶簌簌作响,仿佛在演奏一曲美妙动听的乐曲。顿时,一种清爽的感觉充满了我的全身。大海也不甘寂寞,加入了自然的“合唱”,汹涌澎湃的波涛不断轰击着礁石,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

欣赏着美景,我仿佛看到了太阳、月亮从大海中升起,又落回到大海。太阳和月亮的轮回都在大海的吞吐之中,由大海主宰。银河群星辉煌灿烂,也像是由大海的水滴凝结而成,包含在大海宽广博大的胸怀中。我完全陶醉于大海的美妙景色,沉迷于关于大海的故事,直到天色渐晚,才尽兴而归。

我感叹大海的美丽与广阔。山岛是静,波浪是动,动静结合,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水画卷。大海还讲述了这样一个道理,包容一切,无私奉献,我们做人也是这样。心中感慨万千,放声高歌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以下,诗人又展开其丰富的想象,进一步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也许感兴趣的作文